跳至主要內容

便秘竟是腸子掉下來?醫師曝2成患者『骨盆型便秘』自救法

原來腸子位置不對會便秘?最新「骨盆型便秘」解析

最近日本大腸專家水上健醫師發表驚人研究,發現每5個便秘族就有1人是「腸子掉進骨盆」!這種被稱為『落下腸』的特殊體質,讓患者從小就飽受「怎麼努力都拉不乾淨」的困擾…

什麼是落下腸?3D圖解告訴你

正常大腸像個「口字型框架」固定在腹腔:

  1. 升結腸(右腹側)
  2. 橫結腸(上腹部)
  3. 降結腸(左腹側)
  4. 乙狀結腸(左下腹彎曲處)
  5. 直腸(骨盆底)

落下腸患者的乙狀結腸會整個垂入骨盆,就像水管多繞好幾圈。更驚人的是,這類患者的大腸總長度可達170公分(正常人約80公分),堆積的宿便量相當可觀!

自我檢測5指標 ⚠️中2項要注意

從小學時期就開始便秘
便祕時會伴隨絞痛
便秘3天後突然腹瀉
運動量減少就拉肚子
平躺時肚子平坦,站立小腹突出

水上醫師特別提醒,這類患者吃再多纖維也沒用,因為問題出在腸道結構異常。有個簡單判斷法:試著輕壓左下腹,如果摸到硬塊狀腸道且按壓會痛,很可能就是乙狀結腸下垂。

先天缺陷也能改善!3招日常保養

  1. 腸道定位按摩法
    每天早晚平躺時,用掌心從骨盆底往上推至肋骨下緣,配合深層按壓乙狀結腸區域(肚臍左下方),最後輕叩擊1分鐘促進蠕動。

  2. 核心肌群訓練
    重點加強下腹部與骨盆底肌,推薦「腹式呼吸法」:吸氣時鼓起肚子,吐氣時收緊小腹,每天做30次可提升內臟支撐力。

  3. 便意來時要把握
    發現有便意絕對不能忍!建議準備踏腳凳如廁,保持膝蓋高於臀部的姿勢能減少腸道彎折。

醫師小叮嚀 🩺

雖然目前沒有根治方法,但70%患者透過持續按摩與肌力訓練,3個月內排便時間縮短40%。水上醫師強調,這類體質最忌諱久坐不動,每小時起來活動5分鐘,就能避免腸道「越垂越深」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