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夏天濕熱退散!順應節氣按壓脾胃經的秘訣大公開

🌞 夏天養生關鍵:跟濕熱說掰掰!

台灣夏天又濕又熱,身體就像泡在熱湯裡!中醫說「長夏養脾」,農曆六月到七月這段時間,濕氣+熱氣最容易卡在脾胃經絡。今天就教大家用「順著節氣按摩法」,搭配日常保養撇步,把累積的濕熱通通趕出去!


🔥 為什麼夏天要特別照顧脾胃?

  • 濕氣大魔王來襲:台灣夏季濕度高達80%,身體排水功能變差
  • 冰飲喝太多:手搖杯天天灌,脾胃像被冰水澆熄的火爐
  • 冷氣房進出:毛孔開開關關,濕氣更容易鑽進身體

💆♀️ 脾胃經絡按摩圖解

🦵 脾經這樣按

  1. 三陰交(腳踝內側上方四指)👉 用拇指螺旋按壓3分鐘
  2. 血海穴(膝蓋內側凹陷處)👉 上班族久坐必按,消水腫超有感
  3. 太白穴(腳掌內側凸骨下方)👉 穿高跟鞋後一定要揉開

👣 胃經放鬆技巧

  1. 足三里(膝蓋外側凹陷下四指)👉 增強消化力的明星穴位
  2. 天樞穴(肚臍旁三指寬)👉 睡前順時針揉壓助排便
  3. 四白穴(眼眶正下方)👉 按完眼睛都亮了,消除熊貓眼

🍵 日常保養加分小物

  • 自製除濕茶:玉米鬚+薏仁+茯苓,煮水當開水喝
  • 廚房辛香料:煮菜多加生薑、白胡椒,幫助身體發汗
  • 泡腳小秘方:艾草+老薑片,睡前泡15分鐘逼出寒氣

⚠️ 這些地雷不要踩!

  • ❌ 早上9點前喝冷飲(脾胃剛開機很脆弱)
  • ❌ 洗完頭不吹乾(濕氣從頭頂入侵)
  • ❌ 狂吃西瓜芒果(高糖水果加重濕氣)

🌱 季節轉換保養提醒

從立夏到處暑(5-8月)都要持續按摩,搭配清淡飲食效果更好。記得按壓時要「由輕到重」,每個穴位至少停留30秒,按完喝溫水幫助代謝哦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