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肩膀痛到睡不著?別急著貼痠痛藥布!3個關鍵分辨肩夾擠症候群

半夜痛到醒?你可能不是五十肩!

最近天氣變化大,診間常聽到患者抱怨:「醫師啊!我這肩膀痛到沒辦法翻身,連穿內衣都困難…」、「手一抬高就像被電到,是不是得了五十肩?」其實根據統計,超過6成自認五十肩的患者,其實是「肩夾擠症候群」在作怪

3秒自我檢測法

疼痛角度測試

試著把疼痛側手臂慢慢側舉:

  • ✅ 40-90度最痛,超過90度反而減輕 → 夾擠症候群
  • ❌ 各個角度都卡住 → 可能是五十肩

休息疼痛差異

  • 🛌 晚上睡覺壓到痛醒 → 常見夾擠症候群
  • 🤚 完全放鬆仍持續酸痛 → 可能其他病變

為什麼會「卡住」?

我們的肩膀就像精密的機械結構,當負責穩定的棘上肌肌腱被骨頭反覆摩擦,就會像被門縫夾到的手指,出現發炎腫脹的惡性循環。

高危險群特徵

  1. 圓肩族:駝背讓肩膀空間縮小20%
  2. 運動愛好者:重訓姿勢錯誤、游泳過度
  3. 家庭主婦:曬衣服、擦高處窗戶
  4. 上班族:長期電腦前縮肩打字

物理治療師的5招自救法

姿勢調整篇

拒絕烏龜脖

  • 電腦螢幕抬高到眼睛平視
  • 每30分鐘做「下巴後縮」運動:想像用下巴夾住一顆網球

神奇毛巾操

  1. 將長毛巾繞過疼痛側腋下
  2. 健康側手拉住毛巾兩端
  3. 緩緩向健康側牽引,停留10秒

肌肉放鬆術

胸小肌伸展

  • 找個門框,手肘彎曲90度抵住門邊
  • 前腳弓步,身體慢慢向前傾
  • 感受胸前肌肉拉伸,維持20秒

滾筒按摩技巧

  • 上背按摩:將滾筒置於肩胛骨中間
  • 雙腳彎曲,臀部離地
  • 緩慢上下移動,遇到痛點停留深呼吸

肌力訓練重點

肩胛穩定訓練

  1. 靠牆站立,雙手平舉呈W字
  2. 手背貼牆,慢慢上下滑動
  3. 注意保持腰部與牆面空隙

旋轉肌群強化

  • 準備500cc寶特瓶裝水
  • 手肘夾毛巾,前臂向外旋轉
  • 動作要慢,感受肩胛骨收緊

就醫警訊紅燈區

當出現這些狀況別再拖:

  • 🚨 夜間痛到要吃止痛藥才能睡
  • 🚨 手臂完全舉不起來超過3天
  • 🚨 肩膀出現異常腫脹或發熱

復健科醫師小提醒

「很多患者以為熱敷越久越好,其實急性期應該先冰敷!建議疼痛發作48小時內,每天冰敷3次,每次不超過15分鐘。搭配正確的運動治療,通常2-3週就能明顯改善。」

日常保養關鍵

  • 避免單肩背包超過體重1/10
  • 炒菜改用輕量鍋具
  • 睡覺時疼痛側朝上,懷抱枕頭減壓

記得!肩膀疼痛就像身體的警報器,與其亂貼藥布,找出真正原因才能根本解決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