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膠囊竟然分葷素?拆開吃小心血壓失控!藥師沒說的5大隱患

膠囊暗藏葷素玄機?藥師教你聰明分辨

每次吞膠囊都像在猜謎?原來這些小膠囊殼大有學問!食藥署最近公開提醒,膠囊殼居然分「葷素」兩種版本,搞錯可能破戒又傷身!

膠囊殼原料大起底

🐄動物性膠囊

  • 原料來自牛骨、豬皮,專業名稱叫「明膠」
  • 摸起來滑溜溜有彈性
  • 佔市面8成以上膠囊產品
  • 嚴格素食者要特別小心

🌱植物性膠囊

  • 用松木纖維提煉的HPMC製成
  • 外觀較霧面不反光
  • 成本比動物性貴2-3倍
  • 常見於高端保健食品

💊軟膠囊小知識

  • 維他命E膠囊多屬這類
  • 雖然軟Q但仍是動物性
  • 外殼含甘油保持彈性

拆膠囊慘痛代價實例

台中林小姐把降血壓膠囊拆開吃,結果: 1️⃣ 上午頭暈目眩(血壓過低) 2️⃣ 下午滿臉通紅(血壓飆升) 3️⃣ 送急診發現食道灼傷

為什麼藥要做成膠囊?5大關鍵原因

  1. 苦味封印術:像抗生素這種苦到會吐的藥粉,膠囊直接包好包滿
  2. 食道防護罩:刺激性藥物用膠囊運送,避免「邊吞邊燒傷」
  3. 呼吸道警衛:防止藥粉吸入肺部的窒息風險
  4. 定時釋放科技:長效型膠囊拆開會讓藥效「暴衝」
  5. 腸道導航系統:有些膠囊要到腸道才會溶解,胃酸太強會破壞藥效

素食者必學3招自保

  1. 藥盒翻到背面:仔細看「膠囊殼成分」標示
  2. 藥局隱藏服務:可要求調配植物性膠囊版本
  3. 替代方案詢問:詢問藥師是否有錠劑或液態劑型

膠囊NG使用排行榜

🚫 用茶/果汁配膠囊(酸鹼中和影響藥效)
🚫 躺著吞膠囊(黏在食道超危險)
🚫 膠囊拆開混食物(可能產生化學變化)

食藥署特別提醒:就算要換膠囊殼,也絕對不能自己DIY!專業藥廠有特殊設備控制膠囊溶解速度,在家分裝可能讓藥效「要嘛不來,要嘛亂來」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