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揭開奶油肥肉的真相!膽固醇越低越安全?破解心血管3大迷思

顛覆傳統認知!心血管疾病元凶真的是肥肉嗎?

最近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結果在醫學界投下震撼彈!過去被當成「血管殺手」的奶油、五花肉這些高飽和脂肪食物,居然可能不會直接導致心血管疾病?今天就帶大家破解三大常見迷思!


🧐 迷思一:吃肥肉=血管塞住?關鍵在「這個」部位!

飽和脂肪的驚人真相

最新刊登在《內科醫學年鑑》的研究發現,就算每天吃香腸、蛋糕這些高飽和脂肪食物,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沒有明顯上升!研究團隊追蹤超過60萬人發現,關鍵其實在「血管壁健康度」。

膽固醇運輸大解密

就像高速公路會塞車不單純是車子多,血管阻塞真正原因是:

  1. 血管內皮受損(像是高血壓、抽菸造成)
  2. 血小板緊急修補形成血栓
  3. 膽固醇剛好路過卡在傷口

重點提醒:每天喝珍奶造成的血糖波動,比偶爾吃爌肉飯更傷血管!


🚨 迷思二:膽固醇數字要拚最低?醫師曝恐怖下場

膽固醇的雙面刃

新光醫院心臟科張哲明醫師強調:「總膽固醇低於130mg/dL會增加:

  • 腦出血風險提高30%
  • 憂鬱症發生率增加
  • 荷爾蒙失調問題

外食族這樣吃最聰明

  • 早餐:茶葉蛋+無糖豆漿
  • 午餐:滷雞腿便當(去皮)
  • 點心:綜合堅果1把
  • 晚餐:烤魚+燙青菜

特別注意!長期吃全素的人要補充海藻油+維生素B12,避免膽固醇過低。


🐟 迷思三:狂喝魚油就無敵?營養師曝殘酷真相

不飽和脂肪的陷阱

劍橋研究證實只有天然魚油的Omega-3有效,市售保健品可能:

  • 含過量Omega-6引發發炎
  • 加工過程破壞營養素
  • 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

真正護心3招

  1. 每天快走15分鐘(比慢跑更不傷膝蓋)
  2. 週末做「333運動法」:30分鐘/週3次/心跳130
  3. 吃鮭魚時搭配「蒜末+檸檬汁」提升吸收率

📢 醫師給台灣人的良心建議

與其斤斤計較膽固醇數字,不如: ✅ 戒掉手搖飲比戒肥肉更重要 ✅ 每天睡滿7小時降低血管壓力 ✅ 定期做「頸動脈超音波」檢查

下次看到香噴噴的東坡肉別再罪惡感爆棚!重點是保持血管彈性,搭配適量運動,偶爾享受美食反而能減輕壓力呢!

(本文資料來源:英國劍橋大學、新光醫院衛教資料、台灣營養學會最新指引)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