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寒氣最愛找這款人!中醫親授秋冬飲食法 從手腳暖到心坎裡

台灣秋冬養生必知!寒氣入侵3大破口

🌬️冷氣房溫差殺手

每天在辦公室「夏天穿毛衣、冬天穿短袖」根本自虐!中醫師臨床觀察發現,超過7成上班族的肩頸僵硬都是冷氣吹出來的。建議在座位準備「三寶」:

  1. 圍巾:圍住大椎穴(低頭頸部最突出骨頭)
  2. 保溫杯:裝40度溫水隨時喝
  3. 腿毯:蓋住膝蓋到腳踝

🥤手搖飲陷阱

珍珠奶茶去冰照樣中招!中醫師提醒:「去冰≠常溫,飲料溫度至少要跟體溫差不多。」更可怕的是加料食材多屬寒性

  • 珍珠:木薯粉製作難消化
  • 愛玉:山泉水凝結超寒涼
  • 椰果:加工過程添加冰塊

🦐海鮮控注意

中秋烤肉必備的蝦蟹是「寒氣大魔王」!建議搭配紫蘇梅醬+嫩薑絲雙重解寒。曾有患者連吃3天螃蟹火鍋,結果月經血塊多到像果凍,緊急用艾灸關元穴才緩解。


秋季養肺黃金期 吃對食材省下醫藥費

🍐潤肺食材排行榜

食材 吃法 禁忌
水梨 加川貝燉煮 咳嗽有痰不宜
銀耳 搭配紅棗枸杞 糖尿病患者減糖
蓮藕 排骨湯燉煮 經期量大慎用

必學懶人飲:把當季菱角蒸熟,加鮮奶用調理機打成「菱角拿鐵」,每天喝1杯幫呼吸道穿隱形防護衣!


冬季排寒終極指南

❄️保暖關鍵部位

  1. 腰部:穿高腰內搭褲,後腰貼暖暖包(要隔衣物)
  2. 腳踝:穿超過腳踝的「船型襪」+雪靴
  3. 手腕:避免智慧手錶金屬面直接接觸皮膚

🍲養腎食補時間表

  • 立冬~大雪:喝四神湯打底(茯苓+芡實+蓮子+山藥)
  • 冬至前後:麻油雞要加「這1味」→ 用老薑皮煮湯底,平衡燥熱
  • 過年期間:佛跳牆別亂吃!高普林食材配洛神花茶幫助代謝

中醫師私房食譜大公開

🍠地瓜薑汁撞奶(1人份)

材料

  • 紅肉地瓜 半條
  • 老薑汁 1茶匙
  • 全脂鮮奶 200ml

作法

  1. 地瓜蒸熟壓泥鋪碗底
  2. 鮮奶加薑汁小火煮到鍋邊起泡(絕對不能滾!)
  3. 沖入碗中靜置3分鐘凝固

吃法:每週3次當早餐,經期來可加黑糖,但糖尿病患要刪減地瓜份量

🥘麻油薑爆松阪豬(2人份)

關鍵技巧

  1. 豬肉先冷凍20分鐘更好切
  2. 麻油要「半煎炸」才不會苦
  3. 起鍋前嗆米酒香氣倍增

注意:容易嘴破的人改加苦茶油,並且薑片減半


寒性體質自我檢測

✅ 早上刷牙舌苔白厚
✅ 手腳冰冷超過1小時暖不回
✅ 吃冰品會頭痛或腹瀉
✅ 生理期血塊多如碎果凍

中醫師提醒:如果中2項以上,喝溫水要加陳皮幫助氣血運行,喝純水反而更寒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