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蟲危機來襲!今年夏天最該知道的皮膚防護術
最近皮膚科診間超熱鬧!光六月到七月,因為「毛毛蟲皮膚炎」掛號的人數直接飆升4倍!很多人以為沒摸到蟲就沒事,結果整片脖子紅腫癢到睡不著,還有人抓到破皮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嚴重到要住院治療…
🌞 為什麼夏天特別容易中招?
每年5月開始是毛毛蟲的「畢業季」,這些準備變身蝴蝶的小傢伙會大量脫毛。你可能不知道,這些比粉塵還細的「隱形毒毛」會隨風飄散,光是站在樹下10分鐘,就可能沾滿全身!
🚨 中招症狀提醒
✅ 接觸部位先出現針刺感
✅ 2小時內冒出網狀紅疹
✅ 12小時後癢到想抓破皮
✅ 48小時可能起水泡
👕 防護第一招:穿衣有訣竅
部位 | 推薦裝備 | 挑選重點 |
---|---|---|
頭部 | 抗UV圓盤帽+防塵面罩 | 帽緣要超過7公分 |
上半身 | 涼感防曬外套 | 袖口要有彈性束口 |
下半身 | 登山快乾長褲 | 布料要防潑水材質 |
腳部 | 高筒襪+運動鞋 | 襪子要包住褲管 |
⚠️ 特別注意!棉質衣物最容易卡蟲毛,建議選擇聚酯纖維混紡材質,回家用烘衣機高溫處理最安心
🌳 防護第二招:約會地點這樣選
上個月有個慘痛案例!情侶在擎天崗草地拍網美照,結果女生穿露背上衣躺下10秒,當晚背部就出現200多個紅點!緊急處置要這樣做:
- 用膠帶黏除殘留毒毛(千萬別用手拍!)
- 冷水沖洗15分鐘(熱水會讓毛孔張開更慘)
- 冰敷後擦類固醇藥膏
- 水泡破掉要立即貼人工皮
💡 聰明替代方案:
- 樹下乘涼改帶「三折抗風傘」
- 野餐墊要選「防水牛津布」材質
- 隨身帶「迷你黏毛滾輪」隨時清潔
🚿 防護第三招:回家SOP流程
皮膚科醫師最推的「4321清潔法」:
- 4分鐘:衣物密封進塑膠袋
- 3步驟:抖→刷→拍(在戶外完成)
- 2小時內:一定要洗澡
- 1原則:洗頭優先於洗身體
🧴 洗澡重點:
✔️ 先用冷水沖全身
✔️ 沐浴乳要「中性pH值」
✔️ 重點搓洗髮際線、袖口
✔️ 擦乾改用「按壓式」不摩擦
🆘 緊急處理懶人包
萬一還是中招,快做這些事:
- 把痱子水冰冰箱後濕敷
- 煮過的冷紅茶包鎮定皮膚
- 藥局買抗組織胺藥膏
- 超過3天沒好立刻掛號
最近連北市府都發布警報,陽明山、烏來這些熱門步道都出現大量毒毛蟲。快把這些防護技巧學起來,才能安心享受夏日戶外時光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