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冬天進補必學!台灣媽媽傳授5招挑中藥不踩雷

天冷喝補湯先看這篇!台灣人必知中藥挑選攻略

最近天氣真的冷吱吱,走在街上都能聞到家家戶戶飄出藥膳香!說到冬天進補,台灣媽媽們可是各個都有獨門秘方,不管是羊肉爐、藥燉排骨還是十全大補湯,關鍵就在那些畫龍點睛的中藥材。不過現在食安問題這麼多,連中藥都有黑心貨,到底要怎麼挑才不會被騙?小編特地請教中藥行老師傅,整理出5個超實用挑選訣竅!


1. 來源查清楚最重要

買中藥最怕遇到來路不明的藥材,記得認明「這兩種地方」:

  • 政府認證藥行:找有掛衛生福利部核准證照的店家,這些店家每年都會被抽查品質
  • 合格中醫診所:很多中醫院附設藥局,藥材都是跟固定藥農配合
  • 千萬別買:路邊沒店面的流動攤販、國術館兼賣的藥包,這些最容易混到劣質品

老師傅偷偷說:現在很多縣市政府的網站都能查合格中藥行名單,買之前先上網確認最保險!


2. 顏色要會看!這些細節最關鍵

每種中藥都有標準色澤,記住這些特徵才不會被染色貨騙: 藥材 正常顏色 問題顏色
枸杞 暗紅色帶自然皺紋 鮮紅色像糖果
紅棗 深紫紅有深淺紋路 整顆均勻發亮
當歸 米白色帶黃褐色 雪白或灰黑色
黃耆 淡黃色有放射紋 鮮黃色或發黑

小技巧:隨身帶張衛生紙,輕輕擦拭藥材表面,如果有明顯掉色就要小心!


3. 聞香嘗味不能少

老一輩都說「好藥自帶香氣」,這些常見藥材要這樣辨別:

  • 當歸:聞起來有淡淡藥香,咬開會先苦後回甘
  • 枸杞:天然帶點清甜,假貨會有糖精的膩味
  • 八角:搓熱後散發濃郁辛香,劣質品只有木頭味
  • 人參:好的參片含在舌下會慢慢回甘

注意!試吃前要先問店家,有些藥材不能直接入口哦~


4. 價格藏在這些細節裡

「便宜沒好貨」在中藥界特別明顯,掌握3個判斷原則:

  1. 產地價差:大陸進口通常較便宜,台灣本土或日本產價格高2-3成
  2. 季節影響:像當歸秋冬採收的品質最好,非產季買可能較貴
  3. 加工方式:手工切片比機器切貴,但藥效保存更好

市場行情參考(每兩價格):

  • 普通枸杞:15-20元
  • 特級紅棗:30-40元
  • 五年人參:200元以上

5. 摸手感超重要!這些特徵要記牢

最後把關靠觸覺,合格藥材應該要這樣:

  • 當歸片:摸起來乾燥不黏手,厚度像信用卡
  • 杜仲:掰開有白色絲狀物,像橡皮筋的彈性
  • 黃耆:表面粗糙有縱紋,切面像樹木年輪
  • 熟地黃:軟綿帶黏性,但不會沾手
  • 茯苓:堅硬像石頭,咬下去有沙沙感

老師傅提醒:如果藥材摸起來潮濕或有霉味,就算打折也千萬別買!


最後送大家一個口訣:「來源合法顏色正,聞香嘗味不能省,價錢合理摸質感,五招練成不吃虧!」只要掌握這些要點,保證今年冬天煮的藥膳湯更香更安心啦~

(資料參考:中藥材品管手冊、傳統藥行訪談紀錄)

分類:生活智慧